雷速体育-四川男篮官宣四位新秀正式签约 首训课竟从练字开始
8月15日,四川男篮官方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组照片,正式宣布与2024年选秀大会摘得的雷速体育四位新秀完成签约,照片中,四位年轻球员手持合同与球队管理层合影,笑容洋溢,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球队为新秀们安排的“第一堂训练课”并非体能或战术演练,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写字课”——这一细节迅速引发球迷热议,也展现了四川男篮培养新人的独特理念。
新秀亮相:从校园到职业的跨越
此次签约的四位新秀分别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控卫李毅、厦门大学的锋线球员王瑞、中南大学的中锋张阔以及中国民航大学的得分后卫赵子轩,四人中,李毅和王瑞在CUBA赛场早已崭露头角,李毅以组织能力见长,曾单场送出15次助攻;王瑞则凭借稳定的三分投射被球探评价为“即战力型球员”,而张阔和赵子轩虽名气稍逊,但身体条件出众,被视为潜力股。
在签约仪式上,四川男篮总经理王建军表示:“这四位球员不仅具备扎实的篮球技术,更重要的是他们展现了职业球员应有的学习态度,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培养,帮助他们快速适应CBA的节奏。”
首训课为何是“写字”?
与传统印象中“跑战术、练投篮”的首训不同,四川男篮为新秀们安排的第一课竟是书法练习,俱乐部特邀当地书法家现场教学,要求球员用毛笔写下“拼搏”“团队”“责任”等词语,这一安排看似与篮球无关,实则暗含深意。
主教练莫科解释道:“职业球员的成长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心态和文化的塑造,写字需要专注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——这和篮球训练的本质是相通的。”他还透露,球队未来将定期开展类似活动,包括传统文化讲座和团队心理课程,帮助年轻球员建立更强的职业认同感。
新秀李毅在练习后坦言:“一开始觉得意外,但握着毛笔时,确实能感受到一种‘沉下心来’的力量,教练说,这和控球时的节奏感很像。”
球迷反响:争议与期待并存
四川男篮的“写字课”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,部分球迷认为此举“形式大于内容”,质疑俱乐部是否在“作秀”;但更多声音表示支持,网友“川军老粉”评论:“CBA需要这种创新,篮球不仅是体力活,更是脑力和文化的较量。”
资深篮球评论员杨毅也在节目中点评:“四川队近年青训投入有限,选秀成为补强重要途径,用文化课凝聚新人,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尝试。”
新赛季展望:青春风暴能否刮起?
上赛季,四川男篮仅排名联赛倒数第三,阵容老化问题突出,此次一口气签下四名新秀,显然意在加速重建,据俱乐部透露,新赛季将给予年轻人大量出场时间,甚至可能让其中两人进入首发轮换。
CBA竞争的残酷性不容忽视,2023年选秀状元陈国豪在北控的挣扎表现证明,大学生球员适应职业联赛仍需时间,对此,莫科表示:“我们会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,比如让李毅从替补控卫做起,而张阔可能先发展蓝领角色。”
背后的“四川模式”
四川男篮近年来在青训上屡出奇招,2022年,他们曾组织全队参观汶川地震遗址,用抗震精神激励球员;2023年休赛期,又安排年轻球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,俱乐部董事长耿洁曾表示:“我们不仅要培养运动员,更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。”
这种“文体结合”的思路或许值得借鉴,随着CBA商业化程度提高,球员场外言行的影响力日益扩大,四川男篮的尝试,或许正为联赛提供一种“软实力”建设的新样本。
四位新秀的签约,标志着四川男篮新周期的开始,从“写字课”到未来可能的更多创新,这支西部球队正试图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,新赛季,他们的表现或许难言惊艳,但若能夯实青年军基础,未来的崛起便值得期待,正如王建军所说:“今天的每一笔,都是在书写四川篮球的未来。”
0 条评论